國旗下講話:做一個有準備的人
高二5班 趙皓然
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,大家好!我是高二5班的趙皓然。今天我發(fā)言的題目是《做一個有準備的人》。 西方有一句諺語,“天助自助者”,而一般被人所知的意思就是:“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”。 所謂機會,就是機遇,就是好的境遇。不要抱怨機會太少,只要你是錐子,哪怕是放在口袋里,年長日久,也會冒出尖來。其實機會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在我們的身邊,愚者錯失機會,智者抓住機會,成功者創(chuàng)造機會 ,機會只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。中國有句古話: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我們常羨慕別人的機遇好,羨慕命運對別人的青睞,卻沒看到榮耀和鮮花背后所付出的千辛萬苦和來之不易的靈感。當年一個蘋果砸中了果樹下的孩子,便砸出了震動物理學界的萬有引力定律。由此看來,我們想要成功,想抓住機遇,就得隨時為它做好準備。如此,當機遇輕輕地叩響門扉時,我們才能沉著地應和一聲,踩著它的節(jié)拍,旋轉(zhuǎn)而去,千萬不要眼睜睜地看著它,在倏忽之間,從你身邊姍姍飄過,而你卻無能為力。 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。從哲學的角度來說,只有足夠的量的積累,才能在機會到來時促成質(zhì)的飛躍。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指出:“在觀察的領域里,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”。 倘使我們不懂得準備,即使某天機會真的來到身邊,我們也發(fā)現(xiàn)不了,更不用說去捕捉和利用了。而對于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來說,少年時勤勤懇懇的播種,無一不是為了將來開出明艷艷的花,收獲沉甸甸的果。行為是花,歡樂與悲傷是果。一個人到底能收獲苦澀還是甜蜜都取決于播下的種子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。作為中學生的我們,是否能在不久的未來收獲屬于自己的榮光,取決于我們對待學習、對待自己的態(tài)度。有些同學平時不能嚴于律己,更不懂得在一次次歷練中提升自我,充實自我,這樣的態(tài)度怎能在將來有所收獲。既然如此,那就讓我們播下希望的種子,悉心呵護,好為將來最好的豐收做最充足的準備。 當下,高二的我們即將告別高二,走進高三,相信未來的我們一定會厚積薄發(fā)!而今天,距離2014年的高考還有12天,高三的學長學姐們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考驗。我們相信,十二年寒窗苦,終會問鼎高考。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如此充分而厚重的準備,在高考這一機遇來臨之時,怎能沒有質(zhì)的飛躍?2014的輝煌,一定屬于你們,因為,機會永遠垂青有準備的人。 我的發(fā)言結(jié)束,謝謝大家!
|